26.Oct
2022
調漲工業用電,是伸張用電正義?
台灣電價長期以來未能反映環境外部成本,若要達成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,電價合理調漲勢在必行,電價從2018年凍漲迄今,近日經濟部終於針對用電大戶調漲電價,考量內需產業受疫情衝擊,為穩定民生物價,住宅1,000度以下、小商店及農漁、食品、百貨、餐飲、電影院、健身房六類產業及高中以下學校不調整。你知道用電大戶的工業用電與民生用電在用電上有什麼差別嗎?兩者價格不同掀起論戰,你支持哪個用電價格應該比較高呢?
什麼是工業用電?
從事大規模生產加工的企業,如鍊鋼廠、煤礦等,工業用電電壓等級多,某些超大型企業電壓高達110KV、35KV等,內部用電裝置電壓等級也都不一,電力系統複雜,企業須設定多個變電所、配電站。
什麼是民生用電?
高壓電直接變為220伏,直接入戶供每個家庭照明及電器用品,用電直接引自變壓器出來的配電電箱。
用電價格誰該比較高?
民生高於工業的論點
- 電力公司直接以高壓供電,廠區的降壓、輸配電力設備由工廠自行負責,故供電成本較低。民生用電屬低壓供電,須由電力公司投資較多的供電設備,層層降壓輸送給用戶,供電成本較高,世界多數國家都是民生電價高於工業電價,以往台灣民生用電平均電價比工業用電貴上64%。
- 工業用電較民生用電便宜有鼓勵生產製造,讓廠商擴大出口爭取外匯,但卻有全民補貼企業用電的疑慮。
工業高於民生的論點
- 使用者付費的道理,用電量大的用戶本該負擔較高的電費,達到以價制量,為減少電費而重視工廠設備,減輕地球溫室效應的影響。以「世界工廠」聞名的中國大陸,工業用電價遠比民生用電價高,還有馬來西亞及少數歐盟國家。
- 民生用電價格調漲,住宅用戶或小型商業會改變用電習慣,以降低用電需求,但工業用戶因工廠設備需運轉,無法因電價調漲而減少運轉,並無法減少對用電的需求,反而增加生產成本,最終還是反應在市場價格上。
電價調漲讓企業重新調整
台灣過往電價低廉,多數企業不重視節能改善,生產過程中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浪費,面對全球追求2050淨零排放,電價調漲迫使企業須調整傳統模式,轉型成高能源效率的低碳經濟。動能機電工程致力協助企業增設或汰換電網設備,從系統規劃到設備安裝,並輔導企業能源轉型與再生能源憑證申請,全力協助企業因應減碳風潮,同心朝淨零轉型。